“首先坦白,學校很一般很一般:一、不是數字序列高校(985-211)……二、交通情況暫時不‘高速’……三、人才引進政策待遇一般……還有啥?噢對了,牛肉便宜35元一斤現宰現殺不注水。”4月25日,一則“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招聘語言學博士”的招聘啟事在朋友圈火了。網友紛紛評論,并點贊這則招聘啟事的語體“話風”。不過,之后事情悄悄起了變化,由于未經學校人事招聘部門審核,不少信息有不實之處。校方回應稱,該招聘系個人行為,不代表官方招聘,并且“學校正介入調查,紀委和人事處對這則招聘啟事的作者雷院長進行了約談”。
對于雷院長東家的做法,網友顯然不認可。“說大實話還要被約談?”一名網友的留言就很有代表性。不過,實事求是地說,雷院長的做法的確有不妥之處,首要的一條就是違反了程序。某種程度上,也正是因為程序的瑕疵,導致了信息失實。比如,“或者一套三室兩廳90+㎡的房,或者30萬安家費,二選一;另加10萬-15萬科研啟動金。其他無”,這一表述與官方給出的“教授、雙高人才享受55萬元-90萬元住房、科研補貼。或者享受住房補貼30萬元和100㎡左右簡裝房1套”相比,就有不少的出入。
需要指出的是,雷院長并不存在刻意“壓低”待遇的動機。畢竟,他求才心切,待遇越高,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就越大。真正的原因在于,學校有了新政策,只是雷院長等人不知情而已,是信息失衡的結果。而背后的原因,一方面,可能是學校還沒來得及公布,另一方面,還是一個程序的問題。問題在于,雷院長作為一個學校的“老人”,怎么可能在程序問題上犯糊涂呢?不至于啊。所以更大的可能是,雷院長知道如此措辭、如此耿直的招聘啟事,百分之百拿不到官方通行證。如果要通過,肯定會被閹割,為保留原汁原味,這才選擇在朋友圈發布。
所以這事細究起來,雷院長固然有不對的地方,但學校也不是全然沒有責任:他們習慣和沉浸在陳舊刻板的推介范式里,招聘啟事的寫作和把關自然也不例外。試想一下,如果官方招聘啟事允許在信息準確的前提下,提倡活潑靈動,不時夾雜點自嘲和小幽默也不反對,雷院長還會一意孤行,選擇發朋友圈嗎?
校方似乎也對此表示認同,比如學校的宣傳部部長就表示、“這則招聘語體和以前官方招聘不一樣,很接地氣,從受眾方面大家更容易接受。”只是,從事后校方貼出一本正經的招聘告示來看,校方又走上了套路。“目前已有北大博士、浙大博士后投了簡歷,還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科的博士,云南大學民族學的博士投了簡歷。他們都是因為這個招聘廣告很貼心,形式很好,很感興趣。”事實證明,雷院長發的招聘啟事療效很好,即便部分內容信息不對,官方只需“打補丁”就好,比如仿照原來的畫風,作如下的糾正:免面試、免試講、免拖免等?不好意思,您想多了。至于待遇嘛,門檻高了,待遇也要跟著漲不。我們給的待遇,您瞧好了,比原帖更好哦……
現在倒好,弄了一篇官樣文章取而代之,本來挺長臉的一件事,一則網紅招聘啟事,因為不當的“危機應對”,卻這樣被敗掉。□墨攻